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培训系列(三)

作者:颜玟时间:2014-05-14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以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雕塑艺术,跨越了国界,跨越了世纪,广为流传。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也是雕塑家。尤其是小学班主任老师,更是了不起的雕塑家。我们在培育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着孩子们的健全人格,担负着孩子们智力开发的重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雕塑家,更是一个思想者。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潜心修炼综合专业能力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基础,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享受教育、反思教育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不断提升。

一、读懂学生这本书

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首先必须了解我的教学对象——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是他们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他们迷路的位置,这是我们因材施教的关键;要及时关注他们的痛苦与欢乐,这是他们成长的“晴雨表”;要认真分析他们问题背后的成因,这是我们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要捕捉他们缺点中可爱的一面,从而使我们永葆一颗童心,客观评价他们的是非正误。同时,我们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心里总要装着所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出现教育的“盲区”。

有幸参加了香坊区优秀班主任研修班,为我研究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无论是专家的讲座,还是一线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无论是小组学员的研讨、碰撞,还是各组的汇报展示……都使我如沐春风,如遇甘霖。面对自己的学生,我不仅有感性的认识,还有了更多理性研究和科学实践。重新审视我们影响学生的手段:

二、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

教书也好,育人也好,总之是要对学生施加影响。新时期的班主任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影响学生。

1、定规矩

人是制度中的人,制度是文化的躯壳,越是民主的社会越是有规则的社会。它可以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保障人们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使自身得到发展。一个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要依靠一定的制度规则来调空和维持,它对学生有思想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如果是由学生在民主的基础上共同约定的制度,学生就会清楚它的目的,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班级秩序就会井然,人际关系就会和谐,从而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个性潜能的发挥。

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班里的学生因为队伍行进踩到鞋子而扭打起来,体育课上又因为游戏发生纠纷。老师把“品格、纪律、环境、举止、身心、成绩”等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说,每个次前面加上些什么,我们的班集体就更美好了?经过讨论,学生汇报的内容老师一归纳,就是全班师生认可的班规了。

2、评比

定了规矩,怎么落实呢?班主任首选措施往往就是评比。在每个班级,几乎都能找到评比栏,这种竞争机制对学生可以说是有效的促进。

“小组月评”制。考虑到个人之间的竞争容易滋长优生的骄傲自满心理,后进生却只会越争越失望,最终有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与班干部商量后,决定实行“小组月评”制。因其至少有两个优点:有利于全班同学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有利于小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以全组为单位,从卫生工作、课堂情况、课后作业、活动情况等方面加以评比,优秀小组奖励五角星,落后小组扣掉五角星,一个月后开展评比,累计五角星数目最多的为优胜组,奖给全组人员一定的小奖品。在开展组与组的竞争评比时,注意引导学生把班集体放到学校集体、社会集体等更大范围的集体中去,记住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一举一动都要为集体着想,力求防止学生为了自己一组的利益而损害了班集体、社会集体的利益。

3、惩罚

惩罚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惩罚: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哈佛家训》中有一则故事:三个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膪得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有一天他们又踹垃圾桶时,老人对他们说,我喜欢听垃圾桶被踢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更使劲地去踹。过了几天,老人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就不那么卖力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只能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嫌钱太少,不再去踹垃圾桶了。

这个故事包含的教育思想可以用到学生的作业管理上。在调动学生写作业的热情上可以使用逆向思维。现实中,很多老师把方法用错了。最典型的做法是以“写作业”作为惩罚手段,来对付学生的某个错误。有这样的老师:忘记带本子,罚写一百遍“我忘记带本子是不对的”。班里不听话的孩子,不打也不骂,就是下课不让出去,到办公室罚写作业。我市某名校,一位老师要求孩子口算不许出错,错一道罚100道,这种株连法使孩子写作业时提心吊胆。但也没有杜绝错题的出现。2007年4月5日,广东增城某中学一名初一学生,因为英语考试时说话,被老师罚抄单词,一到十四课,每个单词抄10遍,这个孩子当晚自杀。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其中一部分不爱写作业,是写作业的胃口被弄坏了。惩罚性质的作业,说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第一动因是成人在出恶气,对孩子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我们要求孩子热爱学习,就不应该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运用到对孩子的惩罚上。当学生不好好写作业时,我们不妨拿“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来惩罚他。

4、师爱

1的形式

学生的年龄不同决定了他们所能接受的“爱”的方式也不同。比如,老师微笑着拍拍小学生的头以示“爱”意,这个小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在小学里,尤其是低年级,“妈妈老师”是最受欢迎的。这些“妈妈老师”真的像“妈妈”一样爱护着学生,下雨天打着伞把学生送回家,学生的扣子掉了,帮学生把扣子缝上等等。这些实际行动,非常能感动小学生们的心,使之愿意听老师的话,并认真地去学习。另外,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在学习上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果教师能给他们单独补课,或指点、启发他们解决难题等,也会使学生深切感到教师的爱,并会将教师对他们的这份情感转化到用功学习上。对小学生的“爱”,教师主要是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并要将这些事情做在明面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而中学生需要的是“朋友老师”。

2)爱的方法

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尊重是爱的前提。

王晓春老师说:“对学生来说,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甚至侮辱学生人格,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式硬性塑造学生的“似爱之虐”不是爱,而是扼杀个性的犯罪行为。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独立,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无从谈什么“以人为本”,更谈不上教育的成败。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爱学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现代教育更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然而调查发现,大多数是学校里的“差生”和“怪生”感觉教师“对待不公”,他们成了校园里被爱遗忘的角落。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爱。

走出忧郁的宇航。

我现在教二年级,我班在一年级上学期,转来一名叫宇航的男孩。校领导把他送到我班时,对我说:“这孩子情况特殊,家里发生了一些事,妈妈去世了。多照顾照顾他。”送宇航来的是他的大姨,从他大姨那我了解到:宇航的妈妈和爷爷都被歹徒杀害了,爸爸在搏斗中受了重伤,还在住院,他暂时住在大姨家。宇航总是很沉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上课从不举手,即使被提问,回答的声音也特别小。下课就独自默默离开教室,常常是站在一边看同学游戏。我想,他一定对“妈妈”这个字眼最敏感,因此当需要提及家庭成员时我就提爸爸。看着他忧郁的大眼睛,少了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有的快乐。于是我尽量找机会去和他交流,看到他穿了新衣服,就问他:“这是你大姨给你买的新衣服吧?真帅气!你大姨真好。”上课时见他做起了小动作,就轻轻敲敲他的桌子示意他。见他总独来独往,就告诉几个班干出去玩的时候叫上他,带他一起玩……

转眼到了新学期,一次下午自习课,学生们正在写生字,我忽然听见有人在下面小声哼着歌,仔细一听是从宇航那传来的。下课后我问他:“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呀?挺好听的。你给老师再唱一遍呗,老师可爱听了。”于是他就又唱了起来,唱完我和围观的几个同学一起给他鼓掌,他开心地笑了。从那以后他经常主动和我说话了,“老师你看,这是我大姨给我买的鞋……”“老师,又新学了一首歌,我给你唱啊?”……在我的鼓励下,宇航上课也能举手发言了,声音也响亮了下课能和同学一起游戏。发现他的进步,我就大加赞赏,当他犯了错误,我尽量使批评的语气柔和写,再柔和些。就这样,宇航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开朗了,灿烂的笑容脸上经常挂着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灿烂的笑容。上个学期期末家长会是宇航的爸爸来参加的,他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虽然他身体早已经康复了,但孩子已经适应这里了,不愿意转学。

倍受关注的马瑞

我们校一年二班有个叫马瑞的女孩,入学前报到那天就引起了班主任曹老师的关注,这孩子简直不像学龄儿童,长得又瘦又小,看起来也就四、五岁的样子。长发披肩,乱蓬蓬的,小手脏兮兮的,衣服也不干净。看到马瑞的爸爸,曹老师就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她和爸爸、爷爷一起生活。爷爷身患重病,爸爸外出打工,孩子基本没人管。

转眼已经到了初冬时节,一天,曹老师发现马瑞身上有一股很难闻的味道,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她尿裤子了。曹老师把她领到办公室,给她换衣服时发现她不是才尿的裤子,棉裤都湿透了,从线衣到棉衣后背也湿了,腿上的皮肤被浸得加之衣服磨得都有一块块破的了。一问才知道是在前一天夜里就尿床了。曹老师给她往下脱脏衣服,顿时,一股很另人作呕的异味就在办公室弥漫开了。从里到外给她换好干衣服,脱下的脏衣服整整装了两桶。曹老师、李金玲校长和我就把她的衣服都洗干净了。下班后,曹老师到马瑞家里走访,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住着马瑞和爷爷,她的爸爸外出打工很少回家。

从那以后,马瑞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校领导和老师有的给她带书包,有的给她带衣服,有的带水果……在班主任们的号召下,不少学生也把自己穿小的衣服送给马瑞。马瑞没有上过学前班,学习很吃力,曹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给她补课。天气越来越冷,曹老师每天一到学校就先看看马瑞是不是尿裤子了,尿裤子了就给她换下来洗。整个一个冬天,都是这样过来的。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马瑞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不尿裤子了。正是有了老师的特别关爱,使这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信任、理解、宽容是爱的主题。

对学生信任、理解、宽容,在前面问题已有渗透,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都知道,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合力。随着时代发展,家长对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我们已经很尽职尽责,但有的家长却很难沟通,对这样的家长也得理解、宽容。

我班有这样一位家长,孩子入学报到调查自然情况时,问及孩子妈妈姓名,这位家长有点哽咽地说:“孩子他妈没了。”后来我了解到,瑞奇的妈妈在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世了。去他家家访,了解到他和爷爷、爸爸住在一起,平时爷爷和爸爸都出去打工,回家很晚。小孩子在一起玩,难免有磕磕碰碰,时常也产生一些小摩擦。瑞奇的爸爸就经常给我打电话说有同学欺负瑞奇,尽管我把学校发生的是跟他解释明白了,他似乎仍然认为别的孩子都欺负他的孩子。也难怪,孩子从小没有妈妈,爸爸对他格外疼惜,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有一次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师,昨天有4、5个孩子欺负我家孩子,把他压在身底下,你说说他们,万一压坏了怎么整。”我一询问,原来是一个男生昨天跟瑞奇玩摔跤,把瑞奇压在下面。我忙问瑞奇压疼哪里没有,是不是他欺负你了?瑞奇说:“没事,就老师,我俩就是玩呢。”我告诉他们以后不能做危险游戏了,又打电话把事情和瑞奇爸爸说清楚。对待这样的家长我无可奈何,只能宽容些,不去计较。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瑞奇被一个三年级的男孩抽尜时抽到了脸,鼻梁里侧肿起一道“檩子”,眼角有点红。我问他眼睛疼不疼,他说“有点不疼”。我赶忙给瑞奇的爸爸打电话,他坚持要那个男孩的家长领孩子去检查。等到快放学了,两位家长还没有到学校,一问才知道因为大雪路上堵车。放学了,我和三年级的殷玉梅老师跟瑞奇到校门口收发室去等。瑞奇眼睛已经不红了,红肿也消退一些了,不明显了。一直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六点多了,两位家长才陆续来到学校。三年级的家长态度很好,提出领孩子去卫生所检查。看到瑞奇的情况,瑞奇的爸爸连说“不用,不用了。”一边往外走,瑞奇的爸爸一边说“给老师添麻烦了,都这么晚了……”学校离车站有一公里距离,平时我们家远的老师都“拼车”上下班,这回只好一步一滑走到车站了。在车站等了20多分钟,也没来一辆公交车,我们都冻透了,只能往家走。踩着厚厚的雪,平时二十几分钟就能走完的路,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到家已经快七点了。此后,瑞奇的爸爸不再总打电话了,偶尔打来也是关心孩子的学习。

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还有很多,如:批评、表扬、威信、说服、榜样、集体舆论等。侧重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就决定了把自己塑造成了什么样的班主任。这些手段应有选择地使用,对症下药地使用,综合运用,班主任只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员。

三、六种不同的教育策略

根据学生的个性表现,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几类、十几类、几十类。每一个、每一类学生都是一本书,我们只有尊重他们,读懂他们,才能教育好他们。有这样几种教育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内敛型——大胆启用,树立自信促成功

乖巧型——放手锻炼,不断鼓励促进步

活泼型——搭设平台,因势利导促提高

顽皮型——扬长避短,逐渐自律促发展

冲动型——迂回教育,同理共情促冷静

特需型——欣然接纳,持之以恒促觉醒

一名班主任,应以教育信念鼓励自己:一步一步地走,漫漫长路有尽头,培养孩子永远不能放弃。以教育智慧激励自己:读懂学生这本书,研究和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就能帮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地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若要一辈子高兴——做人;若要一个人高兴——做梦;若要一群人高兴——做教师。”若要一个班的学生高兴,那就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