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一学期班主任培训(二)

作者:徐雯时间:2013-10-24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会议(培训)记录

会议名称

正副班主任培训

会议时间

10.23

会议地点

阶梯教室

主讲人

梅艳

出 席

徐雯、詹文茜、全体正副班主任

内 容 纪 要

方法变一变 效果更精彩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在座的老师中有许多都是班主任工作的行家里手,在此发言,我也非常惭愧,班门弄斧了。这里,我且抛砖引玉就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方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借鉴的一些做法。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尤其是小学班主任,跟小学生打交道,简简单单,似乎人人皆可为之。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从早上忙到晚上,做了一堆事,很少有人看到,有时因为一件事做得不好,做砸了,还可能招来多方面的不满意。现在的家长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了,对老师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再说现在的孩子,跟过去可不一样,个个古灵精怪的、太难缠了……我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的确,酸甜苦辣都有。也曾想过:当这个孩子王真是又苦又累又烦……相信肯定有很多班主任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但有一个人就不这么想,他认为当班主任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个人就是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被誉为“现代孔子”的魏书生老师。可以说我们是同行,做的是同样的班主任工作,他为什么会达到如此境界?从他写的书中、从他的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非常想把他的一些思想理念和大家分享。所以下面,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这位名师的风采:

首先,是他“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思想。即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的起点,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他说“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不会去埋怨学生,而是研究这样的学生,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低一些的学生,我提供什么条件的服务,于是,师生关系自然和谐。”想想,说得挺有道理,如果我们把能自己当成一个服务者,有一种服务的心态,向社会上许多服务行业那样,那我们对服务对象的抱怨肯定会少很多。

第二,是他“和学生建立互助关系”的工作方法。即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帮助老师学会教书,学会管理班级。魏老师的班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没事干的人,也没有没人干的事,他把所有的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助手。他的班级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与科学使他工作起来省心省力,他说:“进入班级,我经常觉得没什么事可干。”都说班主任要有“十指弹琴”的技术,我觉得这项技术掌握得最精的非魏老师莫属,他把这项技术运用在班级工作中,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而我们呢,很多时候是把自己当成了孙悟空,七十二变,时时事事都要冲锋陷阵,当然累了。

还有就是他笑对人生、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他说:“当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反之,当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魔鬼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地狱里。那仅仅是为了解救我们自己,我们也要把周围的人、把我们的学生看成助手、看成天使。为什么呢?你看,一个班级顶多有一个两个好打架的、三个四个不听话的、五个六个学习差的,咱怎么就想不出办法,非得讽刺、挖苦、对立、战斗,让自己弄得也很苦。一个老师讽刺挖苦学生最苦最累的是谁?不是学生,是我们自己。因为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好打架的、不听话的、学习差的,你想不出办法,只会讽刺、挖苦、对立、战斗,气得自己脸色铁青、浑身发抖,伤神又伤身。所以仅仅是为了解救咱们自己,也要善待学生。”不知 魏 老师的这番话,能否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接下来,我就班级管理这一主题再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班级管理要有良好的方法

方法一: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多次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为此,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务呢?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浸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用这样的抹布擦过的地方还是那么脏。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然。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洗抹布。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再来说说我怎样使学生学会收作业吧。选好课代表后,我先教他们怎样收:左手一组,右手一组,从前到后一次完成两个小组,又快又齐。然后,教他们怎样摆放,一组正,一组反,组组分明,便于批改,便于发放。如果要从后往前传本子的话,我要求学生把本子翻到开始做作业的一面摊开,夹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本子放在上面,这样顺序就不会打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还能做错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使学生的观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渐渐地,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早读、值日生和中队活动都可以由学生负责、管理,效果也都不错。

方法二,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我们都知道: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也会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处理办法可以是:①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②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们把批评多保留半天,甚至几天,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引导,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早上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同学真能干。”或者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到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这样,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

方法三:因人而异,把握火候

大家都知道,在每个班里,都有所谓听话的孩子和淘气的孩子。那些听话的孩子,不用我们多说,只要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心领神会,能认真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而那些淘气的孩子呢,经常给你唱反调。

小刘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他有点犟脾气。一天早晨刚上课,我就发现他随手把垃圾丢在自己桌子底下。我当时很生气,但在课堂我也不因此耽误上课,就轻声提醒他,把垃圾捡起来,下课扔到垃圾桶里。他当时也按要求做了,谁知下课后又扔到地上。我忍无可忍就大声训斥他,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十分不满地瞪了我一眼。我一看他的犟脾气又来了,来硬的是不行了,马上换了一副表情,说:“小刘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是吗?老师相信你一定愿意把垃圾捡起来的。”说完我就拉着他的手,同他一起走到垃圾跟前捡起来。这样带着他一起做,给他一个台阶下,同时也帮助他改正了错误。

第二,班级管理中需要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级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班干部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现在提倡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班主任应切实关爱每个学生个性的张扬,并加以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成为班级骨干。让每个学生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身心轻松愉悦,思维活跃,主动探索。人人都能自觉地把班级管理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人人为集体,事事想集体,以班级共性的发展来规范和约束学生个性的进步,以学生个性的进步来推动班级共性的发展,两者立为共立,通向发展。

但要提醒大家,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是不是只注重营造民主平等氛围,而做法“科学”吗?

举个例子:在班集体建设中,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管理,为此,我还绞尽脑汁,制定了一些班规。可一个学期实践下来,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有些班规更是形同虚设。究其原因:这些班规的制定缺少科学缜密的思考,很多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所以会出现制度执行不下去的现象。有一次无意中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豁然开朗。 魏书生 老师的班规很多,有上百条,但没有一条是他自己制定的,都是学生集中讨论的结果,都是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所以每条制度都能很好地执行、落实。看了他细细密密的班规,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能做着局长,当着校长,教着语文,带着班主任,每年有四个月时间在外讲学,却从不请人代一节课,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这就是他的教育智慧,这种教育智慧和他科学民主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反思自己:我在班级管理时,多的是随心所欲,少的是科学思考。事倍功半,造成了班级管理的低效。

因此,最后,我想对老师们说,当你埋头苦干的同时,别忘记班主任工作也需要经常反思与研究。

举个例子,每天两次眼保健操的音乐响起,不管当时在干什么,我一定会放下手中的活,立即从办公室一路小跑到自己班的教室。干啥?像警察一样盯着学生做眼保健操,怕少数同学不认真做,扣掉班级的得分。学校常规管理中的点点滴滴都多多少少牵动着我的心,事必躬亲。

反思这样的班主任工作,确实弄得自己很累,最主要的是导致没有时间思考!而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成功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一个反思型的人,无一不是一个善于在反思中肯定自我、批判自我的人。可是,反思是需要时间,需要学习,需要积淀的。那我们的时间哪里来?在重复、单调、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几乎耗尽了白天的全部时间。于是,感觉自己就像鞭子下的一只陀螺,茫茫然在原地转圈,一切都跟着经验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光有行动,没有研究,思想永远走在行动的后面,这样的教育是缺乏灵动的。

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怎么让孩子在学校完成由他律到自律这是班主任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老师们,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时不妨方法变一变,相信取得的效果会更精彩。

以上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点粗浅见解,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