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是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苏教安〔2011〕2号)精神,为全面提高师生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在紧急情况来临时,能够快速、有序、高效、安全地疏散学生,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损失,举行了以安全逃生及人员疏散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疏散演练。
为开展好此次疏散演练活动,我校总务处认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疏散线路图》,设立了紧急疏散演练疏导人员小组,并在演习前详细向师生讲解预案内容,让师生熟悉演练程序。
下午3时30分整,演习正式开始,校园广播里传来警报声,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按照各班平时确定的行走路线,安全、快速跑向各个安全出口,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到学校操场上,用时1分钟。学生安全撤离教室后,各楼层疏导老师迅速检查了各班教室,确认没有学生留在教室后迅速撤离。在操场上,各班按照演习预定程序清点学生人数。
师生们都撤到安全地带后,学校总结了这次演练的成果,认为整个疏散演练活动的过程紧张有序,没有发生任何危险事故,在演习中同学们能够做到互帮互助,是一场成功的应急疏散演练。同时表示以后学校还将经常举行各种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提高师生们在各种灾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护自救能力。
此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为学校全体师生在紧急情况来临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一次真实练习的机会,对提高广大师生、尤其是学生在紧急逃生中的知识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检验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组织大型疏散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