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关注学生“学习力”,提升课堂有效性

    作者:时间:2018-12-22来源: 点击: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力”,以及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本学期,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各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在12月进行了有效课堂的展示。

     

    语文:聚焦整本书阅读,唤醒学生自主“学习力”

    一本书一阅读,一本书一教学,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积淀。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在整本书的选择上涵盖古今中外、跨度低中高年级、融汇不同体裁,充分研讨多类文本的教学范式。蒋玉琴老师执教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低年级童话类文本教学童趣盎然;赵沁怡老师执教的《上下五千年》,为中年级学生开阔了阅读视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徐洁老师执教的《笨狼的孩子》,用孩子的语言去体会文本的内涵;沈舒静老师执教的《鲁滨逊漂流记》,带领高年级学生感受国外经典小说的魅力。

    数学: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射火花

    1211下午,数学有效课堂展示活动在四楼多媒体教室展开,马莉芳、吴祥、陈敏瑜三位老师在前期教研组磨课的基础上,又加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向全校老师展示了三节高质量的数学课。课后,所有参与听课老师将三节课逐一点评,写成五百字左右的听课心得,在数学老师群内互相交流。磨课、上课、评课,人人参与,学校希望能以这种方式来促进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

     

    英语:立足语篇教学,打造灵动智慧的课堂

    1219,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推出了三节有效课堂教学展示课。顾洁老师执教二上《Unit 8 My dad is a doctor,朱漪老师执教四上《Unit 8 Dolls》,吴晓燕老师执教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三位老师的上课风格迥异,但却都根据年龄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分别给予目标主线,以游戏、阅读、仿写、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其他学科:兴趣为师,玩转课堂

    科学:《神奇的纸》

    陈晗悦老师在执教《神奇的纸》这一课中,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普通的材料经过改造后,会发生一系列的性质变化,以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情景的设立,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够把教学目标化作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后,也就达成了课堂学习的打卡任务。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尝试到失败,这也符合实际。实验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后的反思,如何去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在。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动手了,动脑了,多方面合作了,收获满满。

    美术:《线描中的黑白对比》

    美术组蒋许沁老师利用鱼为题材,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美术课。把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再有机结合教材《线描中的黑白对比》,让孩子们运用重复、疏密、变形的方式把各种造型的小鱼描绘成了生动有趣的黑白绘画作品,使画面产生丰富的乐感,形成美妙动人的画面。

    体育:《单跳双落》

    体育组公伟老师的体育课《单脚跳落》,他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四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等特点,以自我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故乡恋情》

    音乐组柳万一老师执教的《故乡恋情》是一首充满异域风情的歌曲。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了轻松的音乐氛围,通过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节奏训练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主体地位,提倡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最后环节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更好地提升音乐学习能力。

    信息:《声音的样子

    1211下午,区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龚洁莹老师给吴门教育集团的各位老师展示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编程课《声音的样子》,整堂课环环相扣,由简入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此次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这样的研讨气氛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