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二小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俗话说,过完元宵节,才算是把年过完了!
正月十五习俗之一——巧手滚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起初,元宵节的时令小吃并不是元宵,吃的是拌合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直到宋朝才出现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过那时称为汤圆。
那么,你知道元宵和汤圆的区别吗?
正月十五习俗之二——欢乐闹花灯。正月十五,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正月十五习俗之三——趣味猜灯谜。元宵节除了花灯外,最盛行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边赏灯,一边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
元宵节后,春日将至。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伯伯春耕忙,同学们也要早作打算,投入新一年的学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