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核心素养思维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与变革——记刘玮名师工作室室活动

    作者:时间:2019-10-15来源: 点击:

    核心素养思维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与变革

    ——记刘玮名师工作室室活动

    为了深入推进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儿童数学学习生活重构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探索核心素养思维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与变革,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效益。20191011日下午在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开展了刘玮名师工作室活动。

    本次活动由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徐斌校长和吴门教育集团刘玮总校长分别基于“儿童数学学习生活重构”的理念执教了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和四年级《平均数》。徐校长基于儿童数学学习的现实,在情境创设、习题改编、板书提炼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入手——明确已知条件——抽象数学问题——经历“数学化”的问题解决——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化与生活化的融合。刘校长充分挖掘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相关素材,巧用掷飞镖的情境,善用奥运会赛场埃蒙斯的射击故事,不断挖掘平均数的意义,并且在分层练习中将平均数的特点呈现地淋漓尽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用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究。

    两节课后,活动进入专家讲座环节,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祁建新院长带来了题为《提高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效益》的讲座。讲座伊始,祁院长强调了数学的意义,指出数学实力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实力。在现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更是要求中小学数学基础扎实,要想实现这一要求,每一位教师就要抓在数学的两个本质,即在知识和见识的建设上做足功夫。在如何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的问题上,祁院长分别从“有效”、“巧妙”、“特点”和“美感”四个关键词展开,并且结合徐校长和刘校长前两节教学展示课的内容和方法为名师工作室、课题组、集团数学以及区骨干教师进行了生动的剖析与讲解,提出了学习教学设计的背后是对数学意义的理解。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儿童数学学习生活重构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让科研与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共同进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