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进行了有效教学的课堂展示活动。有效教学课堂展来开序幕。
首先由顾佳颖老师执教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本节课先从学生最熟悉的摆三角形开始,学生明确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那如果用一个算式把我们写过的和写也写不完算式都表示出来呢,学生用文字,符号和字母等方式表达,明确不同的表达方式都表示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再介绍数学史,进而揭题。进而再引导学生交流字母 a可以表示哪些数字,用字母表示有什么优点,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三角形个数吗?第二个例子主要通过行驶路程的变化,明确不变的是数量关系,这里字母表示的是行驶的路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字母范围。最后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了解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道练习回归到生活中,利用含有字母的算式来表示数量关系。

然后由一年级的周成城老师带来 《9加几》一课,这节课设计从故事《毛驴怎么少了》导入,通过一些口算加深学生十加几就等于十几的印象,再引入新课——9加几。课上学生通过摆小棒、移一移、圈一圈等方法,从直观上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在复习巩固中采用小动物找平台展示才艺、吃水果的游戏进行复习,接着借助“9+1=、9+2=、9+3=……”着几道算式发现规律:9+几的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从而快速完成之后的计算。最后,抛出问题:能不能借助凑十法计算8+几。

最后,陆毅成老师执教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上课伊始,陆老师通过简单的“这节课学习什么?”引入,让学生们讨论“什么是策略?”,“中国有谁的策略用的好?”这两个小问题,让学生简单的感受策略的用处,体会解决问题需要策略的必要性。新授时,陆老师教学例题时,紧抓题目中的条件“今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两个条件分析,从条件出发,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格和列算式的策略得到“第二天摘了35个”这个新条件,继续从条件出发往下求,得到第三天和第五天所摘的桃子的个数。接着,利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例题形式多变,又让学生学会利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位老师通过多次磨课,展示了自己的课堂风采。听课后,各位老师积极探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肯定了三位执教老师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指点了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