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少先队工作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国旗下讲话
主
题
端午粽子香,传统节日扬文化
时间
第16周6月15日
主讲人
四3班
具
体
过
程
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粽子香,节日传文化。
黄: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等。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陆: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陆:赛龙舟是我国主要的习俗之一。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渡。此外,赛龙舟也先后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国家。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在屈原第二故乡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黄: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棕”。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棕”。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粽子的造型因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同而异,说法也不尽相同,有称正三角形、斜三角形、螺角形、铲头形等;或称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亦可。
胡:我再补充一个,佩香囊。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小孩佩香囊,可以避邪驱瘟。香囊内有朱砂、雄黄,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合: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九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篇: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