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七认真”工作细则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

作者:颜玟时间:2011-08-26来源:<a href='/ShowCopyFrom.asp?Cha 点击:

一、认真备课

1.熟悉课标和教材,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要求、目标和实施建议,掌握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与编排特点,在了解本学科全程教材的前提下,深入钻研本学年教材,准确把握各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特点,以及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分析学情,并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认真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学进度安排、教材分析、分单元教学总目标、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时划分等。教学计划要安排得当,一般比语、数等学科提前一周完成本学科的考核。若本学期教材内容不能满足课时安排需要,教师可以适当充实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制定在期初的教学计划中。

3.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面向全体,旨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选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认真、及时写好教学后记,教师要结合教案的实施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体会特别深刻的,应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倡针对某一教学环节在备课本侧面的空白栏里及时进行反思。

5.备课格式正确,书写认真;备课内容详略得当;备课有一定的提前量(不超过两周的提前量)。

二、认真上课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课表及教学进度上课,不得任意冲课和占课。

2.遵守课堂教学常规,明确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创设学生乐于接受到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堂资源。

3.上课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用普通话讲课,语言精练、准确、生动、易懂,板书工整,字迹规范。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1.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提倡布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的作业,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层次性。本学科的作业以课外活动为主,如资料调查、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练习等,同时还包括完成教材上的留白以及调查报告等书面作业。

2.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一般教材上的留白部分不必在学生的教材上直接批改,可采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抽检的形式进行,抽检成绩记录在册;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形式多样,但最终教师以要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第形式记录在册。

四、认真辅导

1.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2.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用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五、认真组织考核

1.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改变过去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书面考试方法,注意情境的运用,针对不同的要求,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于学生考核评价的标准要客观、统一,层次分明,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并及时做好成绩统计。

六、认真组织课外活动

1.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2.课外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每次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具体的活动指导(包括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可能会遇到问题的预设及解决办法等)。

七、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自学

1、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学;

2、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3、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自学形式(个人自学和合作自学);

4、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