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正确贯彻新课程标准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根据我区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我区数学教学“七认真”实施细则如下:
一、认真备课
1 .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熟悉任教学科的教材内容。要认真钻研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编排体系与特点,在了解本学科全程教材的前提下,深入钻研本学年所教的教材,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熟悉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各学段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前后联系。
2 .全面了解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能力发展水平,思维习惯与心理特点,并详细了解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因材施教提供准确的依据。
3 .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根据各年级每学期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教材分析、分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教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进度应包括:周次、教学内容(目录)、各知识点授课课时、单元测试时间等。
4 .精心设计教案:以课时为备课单位,每篇教案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包括例题和讨论题、探索操作活动内容和要求、预设活动的效果等)、板书设计、作业安排、教学后记等内容。具体应备好以下主要环节 :
⑴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全面地思考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要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⑵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要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要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重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教学的难点,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
⑶ 充分准备课件、教具和学具:在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教学设施状况,做好课件、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在备课中要考虑充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师应积极设计和制作课件及其它教学辅助工具。课件、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在备课中可用文字和图案说明。
⑷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做数学”的过程, “做”体现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探索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发现上。因此,教学活动应避免简单地设计成师生问答的形式,而是应该设计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实践活动。要多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观察多媒体、教具的演示和利用迁移规律尝试演绎推理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发现和掌握数学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学活动过程应表现以下一些内容:
①探索(操作)活动————a、按步骤实施的活动内容; b、探索的目标(思考的问题、实验报告等) c、预设的活动结果(学生应该发现和掌握的知识)。活动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②工具操作————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及程序、教具演示的方法、学具操作的要求等。
③提问设计————要抓住关键,提问少而精,突出重点,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④习题设计————要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选用和自编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所有习题教师应先做一遍,了解难易程度,避免习题运用不当。
5 .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师要根据教案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应找出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思考改进措施。这些分析和反思应记载在所教课时的教案后面,青年教师要求每课一记,中、老年教师可以有选择的记写。
6 .要认真制订期末总复习的计划,并分教时写好复习课的教案。
7 .备课要以个人钻研为主、集体备课为辅,教研组要定期研究教材教法,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开展研讨课的集体备课和评课活动。杜绝抄袭教学参考资料、他人教案或本人旧教案的行为。备课应有提前量,一般以 3课左右为宜。
8 .备课本应每学期更换,封面内各栏目应填写完整。
二、认真上课
1 .以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创设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民主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并热爱数学;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展有趣、有效的数学探索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增强;要坚持“面向全体”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到提优补差,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2 .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开始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因此,教学中应注重采用动手操作、直观感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要善于运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采用以旧引新,合作交流的方法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过程,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 40分钟,合理分配教学用时,对重点部分的教学要展开充分的探索和讨论,在解决难点时要做到有坡度地进行化解,在巩固拓展中既要把握本质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各教学环节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重、难点突出。
4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活动,因此,在考虑如何“教”的同时,更应关注让学生怎样“学”,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鼓励他们自主的开展探索与反思,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求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5 .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和“教学现实”的关系:教案是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预设,是在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产生的思维成果,基本决定了一堂课的教法和走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学生的回应与教案预设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情况,教师应冷静分析,适当引导,将课堂生成转变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6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上课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精炼准确,操作示范正确熟练;板书工整,作图精确,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7 .严格执行课表,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和活动的时间。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1 .精选作业内容,控制作业数量。课堂和课后的作业都要体现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编习题,并注意习题的内容既要体现知识的内涵,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练习量上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又不能给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因此,按有关规定:一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二、三年级书面回家作业的时间不超过 15分钟,四、五年级不超过 25分钟,六年级不超过 35分钟。
2 .根据知识特点,灵活确定作业的形式。根据国标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各年级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布置作业,如书面、口头、实验报告、操作演示、制作模型、测量、观察、调查等,对不同形式的作业练习也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教师们应在这方面加强研究,有所创新。
3 .面向全体,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设计和选编练习题时,要考虑班级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业难度要有梯度,首先符合大多数中间水平的学生,并保证后进生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在此前提下,可适当安排一些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4 .作业要求明确,格式规范。教师布置作业要向学生说明作业的要求和格式,并督促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并养成自我检查和评价的良好学习习惯。作业本书写的一般要求是:封面填写校名、年级(班)、学生姓名、类别(课堂作业或回家作业);每次作业要摘录选自课本(或配套习题册)练习序号、页码、题号,教师自己设计的补充题可注明“自编题”,完成作业后在右下角画上“记分格”。除了课本与配套的练习册外,不得擅自(整本)使用未经批准的练习册等辅导材料。
5 .认真批改作业,规范评价标准;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不得漏批和错批。作业成绩一律采用“等第制”(一般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对特别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使用鼓励式的“个性化”评价。学生做错的题目在后面重新订正,订正正确后教师应及时圈阅。对个别订正仍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辅导,帮助他们完成。
6 .提倡做批改记录;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原因,及时讲评和纠正。
四、认真辅导
1 .分类分层辅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以个别辅导为主,小组辅导为辅,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注重发展其特长。
2 .多种形式辅导;对后进生的辅导应着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首先要对每一个后进生的情况做好“个案分析”,找出“缺陷”所在,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差距大的学生应该制定辅导计划,通过阶段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双基”水平。对优秀学生的辅导应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自学材料,对疑难问题予以帮助,但注意不要使辅导成为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
3 .灵活辅导时间;辅导不能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一般在课后等时段进行,课后的个别辅导注意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休息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一律不得集体补课。
五、认真组织考核
1 .严格按有关的规定进行考试考核:每学期只举行期终考试,取消期中考试,重视平时的形成性测试和能力测试。数学学科根据教材内容和年级特点每学期可进行 4~ 6次单元测试, 1~ 2次能力测试。
2 .精心选编试卷,准确把握难度;试卷的命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单元测试与期终考试属合格性考试,应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适当兼顾实际运用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试题的难度结构一般为: 70%基础题、 20%简单综合与实际运用题、 10%综合与灵活运用题。各校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能力测试应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要注重灵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应注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命题设计严谨、新颖、富有智慧性,并考虑学生的适应度。
3 .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无论是期终考试、能力测试、还是单元测试,都应严格执行考试规则,保持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期终考试由教导处负责命题(任教老师应该回避)和组织考试,阅卷由教导处负责安排集体批阅,统一评价标准,做到公正公平。其他考试可由教导处或教研组负责进行,但不得向学生泄露考题,以保证考试成绩的客观性。成绩评定一律采用等第制,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严禁按成绩排名次。
4 .认真做好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开展教学反思、改进后续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阅卷完成后,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试卷,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存在的缺陷及原因,思考改进的措施,特别对后进学生的试卷要作详细的分析,清楚地了解他们的进步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有目的地进行辅导。试卷质量分析完成后,还要及时向学生反馈,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补习措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5 .做好考试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试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以后考试的参考资料,教导处和教研组必须认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期终考试、能力考试的试卷(样卷)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资料,教导处应该妥善保管 3年,以备上级主管部门复查。单元考查成绩作为期末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也要认真记录,学期结束时要把填写完整的成绩记分册统一交教导处存档。
六、认真组织课外活动
1 .精心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国标教材在每学期都有数学实践课的安排,这是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举措,为此,我们应认真开展好数学实践课的活动,做到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充分准备和落实活动器材,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完整实施活动内容。使数学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科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的舞台。
2 .提高兴趣,发展特长。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各校要安排数学骨干教师担任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老师,精心选择和编写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教材,并在保证活动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有计划的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
3 .统筹安排,保证安全,做好活动记录。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应该在全校的兴趣活动安排中进行,每次活动教师应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并注意学生的活动安全。对活动的内容和情况要做好记录,以备学校检查和总结经验。
七、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自学
1、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学;
2、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3、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自学形式(个人自学和合作自学);
4、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