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文化继承语境中的学校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作者:时间:2018-05-03来源: 点击: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文化继承语境:本课题中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就广义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语境,它在本课题中有两层含义,我们的传统中有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化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中的;另一些没有化成现实的观念,也在文献中传了下来,就是遗迹。本课题侧重于在活的、动态的、当下的语境中谈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此外,立足于学校所在的地域文化,特指江南水乡的水文化。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学习以管子、老子、孔子为代表的对水这个文化意象的经典解读,以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对水文化的阐释。这是地域性的、狭义的文化继承语境。

2.学校语文课程体系:本课题中的学校语文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语文课程。一是国家法定的学科形态的语文课程;二是学校以水文化为核心开发的阅读课程“水世界和我们”;三是对课内的语文学习和阅读进行补充和延伸的言语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横向融合和纵向发展上,横向上三类课程相互补充,在不同学段中通过学段教学重点,实现课内外的互动与融合;纵向上从低年段至高年段体现课程教学的发展性,从而构成学校语文课程的整体结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关于水文化的研究

传统文化中对于水的阐释,多寻求水性在精神层面与人性的相通。孔子说:仁者乐山,知() 者乐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对孔子的智者乐水做过如此解释:智者达于事而周游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水还是最高境界的善德。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乎道。”同时我们也关注对水之道的形而上的研究。比如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在古典文献中哲学家对水的沉思让我们看到人类本性和自然现象中共同存在着的宇宙原则。《淮南子·原道训上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正是因为对水的普遍认识而赋予水以至高的道德本性和宇宙原则由于古人对水的各种特性的沉思发现其自然运行的原则且这一原则也体现在人类的行为之中更能表达出对大道的再现

2.关于语文课程与文化的研究

对语文课程与文化的讨论大致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文化的视角回顾中国百年母语课程。倪文锦教授认为教材发展的本质是文化选择。 “民族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是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语文课程是传播社会文化的工具,具有社会语言重建功能与文化创造的功能。

第二,对语文课程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探讨。课程与文化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决定了课程的内容与范畴;另一方面,课程又形成着文化,为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途径。依照新的课程观,以文化为切入点,提出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教师与学生、语文教材以及语文课程的实施三个维度加以阐释。

第三,从各个方面对语文课程文化进行了追问与反思。王荣生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用专门的章节讨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意识,他将文化意识界定为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第五个维面”。任桂平的博士论文从文化的视角关注语文课程本体,在反思百年语文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语文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架设语文课程文化重建框架。他提出将语文课程视为一种文化,还原语文课程的文化实体地位,澄清语文课程的建构性和自主性文化品性。

第四,积极地探索语文课程文化的改革出路。杨启亮教授提出了“热爱语文”的课程教学文化观:中国的语文教学之本体回归,即要传承中国的文化人性。吕映认为语文不仅是“应用”(应生活之用)之学,更是“应需”(应生命存在与表现之需)之学,“成人”、“立人”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与追求。

第五,关注语文课堂文化的改变。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体验世界”和“价值世界”,注重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

3.关于学校语文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研究

一些在学校课程建设上取得成绩的学校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比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学校课程构建(《12 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载《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411期),他在学校层面上,做出了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尝试。同时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变革

南通市海门东洲小学开设了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祝禧《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载《小学语文教学》20122期)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是一个课程超市,教师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年段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同一个主题也可以在不同的年段进行。

还有一些学校虽然不是语文课程规划,但也很有借鉴的价值。比如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教育,学校主要是从小主人教育目标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案等几方面从整体上规划了小主人教育实验的完整框架确立了课内为主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小主人教育的实施途径,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借助上述已有的研究,我们大致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1.语文课程与文化以及与文化的传承有着天然的关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探讨语文课程的整体结构、课堂教学有着天然的文化同源性。

2.水的文化解读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对水文化的深入剖析,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条有效路径。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厚博大,继承和创新的工作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对水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3.水文化的相关研究表明,水的文化意蕴在今天仍然在文化发展层面具有勃勃的生机,水的文化精神是当下教育变革、语文教学变革的重要文化资源。一些带有民族特性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汉语言、汉字书法、绘画,甚至武术等等,这些文化承载的形式中,水的内蕴无不渗透其间,甚至是主导的文化脉络。因此从水文化切入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层面,再从水文化出发探讨语文课程教学的文化继承,以及从民族文化的视角进行改善,从而打破当下唯借鉴是从的窘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当下在学校层面的文化继承,大多还停留在“诵读经典”的层面,这一视角的研究,也是对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的一种探索。

4.可见的学校课程架构方面的研究,大多展示的是优秀学校、成功学校的经验,这固然很重要。但是这些成功学校的自身条件大多较好,无论是硬件(比如可支配的资金)还是软件(比如生源师资等)都非常突出,并且大多只有结果,而无其中的尝试过程。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正处于建校早期,课程建设的过程还处于架构过程中,已有的研究固然可以作为参照,但学校课程建构的过程,还是需要更多的摸索与探究,展示这其中的思想路径和实施过程,有助于填补这方面的空缺,让更多有志于优化学校课程生态的学校,有所参照和借鉴。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进一步在学校课程建设领域探索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道路,尤其聚焦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水”的文化启示,以及在学校课程建构和教学实践探索中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理论认识也是本课题组老师需要凝聚的共识。

2)建构融合与发展的学校语文课程体系。所谓融合就是以国家法定语文课程为主干,以学校“水韵”系列课程为辅助,两者在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年段侧重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具有年段递进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都力求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由易而难,逐步推进,从而使学校语文课程总体上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3)对语文教学涉及的各种理论问题与操作策略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注意文化传统的动态继承,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来发展语文教育,注重年段的侧重和不同类型课文的学科价值,注重研究语文教学领域的关键问题,使得语文教学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为学校的其他学科建设及同类学校、同发展阶段学校的成长提供范例和样本。

2.研究内容

1)探索教育教学继承以水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可行方略。这种继承工作的探索包括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经典思想的现代诠释。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水文化的相关研究,关键要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发展,做出当代的阐释,并将其中规律性的思想,凝聚为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这一部分的研究重点有三:当代诠释、教育诠释、语文诠释。②借助以水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认识与探讨其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形而上启示。重点放在对语文课程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学科思想方法、言语智慧、情意价值观等)的理解与教学选择上。“语文课教什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语文知识形态的理解,从传统文化中开掘出的水文化,有助于摆脱“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机械训练”和完全否定语文知识的误区,而是以一种与书法、绘画相一致的具有民族特性的思维方式,从水的流动性与生成性去理解动态的语文知识,这对于本研究中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课题组老师追求“简约、大气、平实、智慧”的教学风格具有形而上的指导意义。③拓展以水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价值:“上善若水”“善渊”“善仁”等“水德”思想对学校课程目标的启示;“就下”“利万物”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匡正为孩子打下怎样的语文基础问题的认识;“无为而无不为”“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有助于进一步改变繁琐分析的教学现状。

2)课程规划研究。以国家课程为主干,融合学校或教师课程,构筑三个学段逐步发展的学校语文课程架构。

①国家课程的生本化。国家课程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定课程,它覆盖区域广袤,因此各地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深度的开发,成为校本、师本和生本的课程。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教材的创造性解读省级课题中,初步完成了从国家课程到教师课程的转变,以求课程内容更适合学生。在这一基础上,本研究试图推动教师的课程向学生的课程转变,借鉴古德莱德的提法就是走向体验性课程,从学的角度,从学生个体建构与体验的角度,再次推动课程的生本化、学本化。

②水韵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并加强与国家课程之间的互动。学校目前开设了“水世界和我们”的水韵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精选的主题文本中感受水的文化内涵,也开设了多元化的特色课程,但相互之间还缺乏融合。本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开发以水韵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尤其注重开发活动类校本课程,在课程形态上与学科课程形成互补,与国家课程形成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第③点。

③学校语文课程的纵向架构研究。纵向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既寻求融合,也需要在年段语文学习侧重点上寻求贯通。(a)在低年段重在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以“汉字书写”和“优秀诗文诵读积累”为主轴,国家课程中落实每天10分钟的课堂书写指导、背诵课文中的经典篇目;书法校本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进一步的汉字书写指导;经典诵读课程拓展积累的范围,并开展经典诵读水滴娃、书法水滴娃的展示活动。(b)中高年段的语文课程重在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国家课程重在启发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理解,并在水韵校本课程中提供多种运用与展示的空间和平台。水韵的文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一些思辨色彩的随笔、散文,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类校本课程则以演讲、辩论、专题调查研究为补充,提供丰富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平台。

3)变革语文教学方式的路径研究。新课程以来,“借鉴”外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来改变本土的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共识”,语文教学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特质,使得语文教学的改善不能盲从“借鉴”的单一路径。它必须以或者首先以包括水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为基本语境,遵循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路径寻找改善的道路,外域经验只是重要的参照而不是主体。

3.研究重点

1)文化继承语境中水文化的思想开掘以及教育和语文视角的阐释。

2)变革教学方式的具体路径和操作策略

3)学校语文课程架构的整体性、适切性。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该课题由校长主持,以全校的语文教师和已经特色课程开发骨干教师为课题组成员。以语文课程整体架构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子课题的分工,把三项研究内容分配给课题组的成员,定期召开相关的课题会议和专题研讨,围绕课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展开研究。该课题研究同时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相结合,研究成果通过省、市级的各种类型的观摩研讨活动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本课题的实践,希望可以有力地促进教师的成长,激发研究意识,营造研究氛围,从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同时,本研究正处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热点时期,如何探索学校层面的文化继承,本土的教育思想如何释放思想的张力,如何用民族文化智慧来改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如何在课程整体架构中寻求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基础性与开创性并存的研究。我们将主要体现这样的研究思路:下位的实践与上位的思考相结合;宏观的背景与地域的实际相结合;课题的研究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

2.研究过程

1)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论证确立课题,并撰写课题设计论证,制订实施方案。

2)通过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进一步分解课题,确立子课题。

3)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研究,召开各子课题报告会。

4)对子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学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水文化思想,以及相关的课程理论、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观察、列表、个案研究等方式,搜集资料,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做出综合分析,并为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尤其关注本校师生的体验,以及在课程建设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经验,为学校语文课程的整体构建提供现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围绕课题,通过观察、计划、实施、反思等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的实践研究,探索具有民族智慧的教学操作策略与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尝试走出一条新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路径。文化继承在学校教育的层面最常见、最简单也是最缺乏继承性的就是一种方式:经典诵读。我们认为这是一条路径,但不是最有效、最合适的,还需要有新的继承方式。因此本研究的中国文化语境区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古代已存的精神文化,都可视作属于人类总体的价值和精神,它们都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一些本质,但是,只有“当它所揭示的类本质和类价值具体展现在特定时代的社会普遍精神和心态中,才能找到同社会现实进程的直接的契合点”(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50.),否则只能作为纯粹的类本质类价值而知识地存在。换言之,我们的传统中,有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化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中的,它是过去创造的,但却不是过去了的东西,它是活物;另一些没有化成现实的观念,也在文献中传了下来,就是遗迹。遗迹是不能复活的,它可以是我们所能够进行文化创造时借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因为继承只能是面向未来而不是过去的,而真正能够继承下来的往往是一种精神性而非知识性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思维方式和一种能够持续创造文化财富的能力。这种精神性的、无形的、非知识形态的、活的继承,是本研究力图尝试的继承方式。

2.尝试一条改善母语教学现状的新的文化方略。本研究首先从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中水文化的思想文化渊源出发,寻求一种民族化的教学改进思路,这是一种文化创作的思路。继承传统、改造传统、借鉴西方的思想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是相互分离的部分,甚至还会有些冲突,但在理想状态下,它们应当在同时做一件事情,就是思想的创作与更新。无论是古人的思想还是西方的文明,一旦拿过来以后,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和完全不同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将它们合起来做成一件事情,那么思想的拼盘就显得很零碎,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创造,只能够在最细枝末节的地方加以解释、重复、修补。这是本研究的另一条思想的方法论。

3.提供一份新发展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性样本。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是立校之本,是学校为孩子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的重要载体。所有新发展学校或者在课程整体建设上有更加迫切发展的学校,都会面临学校层面的课程架构问题,如何让国家课程和地方校本课程相互融合而不是各自为政,如何将校本课程开设得丰富而有序,这些问题需要站在学校战略发展的层面考虑课程的整体结构问题。从本研究团队所在学校看来,至少需要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一是课程开设,以丰富的校本课程补充国家课程;二是找到课程整体发展的切入口,本研究以语文课程为切入,探索整体架构课程的基本方法;三是多向度多课程的综合考虑,当语文课程架构初获成就,可以将更多的课程考虑进来,从而日益丰富学校总体课程生态。本研究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共性的规律,供相同目标的学校参考借鉴。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

成果

(限5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分析

文本

2016.5

现场教学观摩活动

光盘

2016.10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报告

报告

2017.3

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调整

文本

2017.6

中期成果及阶段性总结

报告

2016.12

最终成果(限3项)

结题报告

报告

2018.12

教师相关论文集

结集

2018.10

教师优秀教学案例集

结集

2018.10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主持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特别关注学校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善。曾主持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立项课题《语文教学中教师创造性理解和运用教材的实践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作业有效评价的研究》等,均已顺利结题。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和发表,曾获“江苏省课改先进个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中青年语文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小学高级教师,有苏州市教学能手、教科能手。大部分成员参加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学校的课题研究或主持过苏州市级科研课题,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且执行能力较强,是学校的科研骨干和教学骨干。均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或获奖。

2.本研究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以“水的灵动滋养生命,以水的波澜汇聚智慧,以水的宽厚沉淀德性”为办学理念,着力在教育教学中塑造学生智慧、纯洁、宽容、灵动、博大的人格品性。努力使灵动而丰裕的水文化润泽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名片。学校整体从硬件设施到校园文化都渗透水文化的形与神,不仅校园的整体风貌上处处以水为主题,在学校的教学文化、管理文化上,也力求体现水的润泽、滴水藏海的博大胸怀等。以“上善若水”为校训,以管理善治文化、教师善仁文化,学生善能文化,课程善渊文化为主轴,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同时在教学改进方面,也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立项课题的研究中打下了基础,本研究是在这些已有基础上的一次深化研究。

3.保障条件:学校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监督课题的全面实施;制定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制度,以制度规范课题研究,保障研究落实到位;投入专门的课题研究经费,聘请专家组建“专家指导团”,购买各种研究资料,保证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关闭